首页 > 专题服务 >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
地下水中氮的存在主要有 5 种形式:有机氮、氨氮 (NH 4 + -N) 、硝酸盐氮 (NO 3 -N) 、亚硝酸盐氮 (NO 2 -N) 和气态氮 (NH 3 , N 2 , NO 3 ) 。通常所说的 “ 三氮 ” 包括:氨氮 (NH 4 -N) 、亚硝酸盐氮 (NO 2 -N) 、硝酸盐氮 (NO 3 -N) 。 “ 三氮 ” 之间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相互转化。硝化作用分两个阶段进行: (1) 亚硝化作用:氨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 (2) 硝化作用:亚硝酸根经硝化作用,氧化为硝酸根;反硝化作用指硝酸根在通气不良情况下借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参加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通常是异养型细菌,但是某些自养型细菌也能还原硝态氮,凡是参加反硝化作用的细菌统称为反硝化菌。由于还原的程度不同,可生成不同的还原态产物, NO 3 -N 的生物还原过程有一系列的中间产物: NO 2 - , NO , N 2 O 和 N 2 。
图中反映了近年来华北平原潜水中 NO 2 -N 分布情况,地下水氮污染源主要来自为人类活动,与含水层介质、上层覆土等关联不大,其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各地潜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 NO 2 -N 污染,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有天津市,河北昌黎、三河、河间、保定、定兴、衡水、沧州、石家庄,山东德州、临清、滨州、沾化,河南新乡周边的大部分地区。河北、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地下水 NO 2 -N 含量超标主要分布在农业区,由化肥中氮素入渗进入地下水所造成;而北京市与天津市地下水中 NO 2 -N 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 NO 2 -N 最高值达到 4.72 mg/L ,出现在河北故城, NO 2 -N 最低值为 0.00013 mg/L ,出现在河南清丰。总的来说,华北平原潜水遭受到 NO 2 -N 污染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和集约化农业区。
亚硝态氮可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等疾病而威胁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