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华北平原潜水钙离子(Ca2+)含量分布图

发布时间:2015-07-13

 

Ca 2+ 是地下水的主要阳离子,也是衡量地下水硬度的重要指标。地下水与岩石和土壤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溶滤作用,致使岩石和土壤中的钙不断进入地下水。地下水中 Ca 2+ 的来源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和岩石中石灰质胶结物的溶滤溶解,以及石膏的溶解和含钙硅酸盐的风化。此外,阳离子交换也是地下水中 Ca 2+ 的来源。

主图中 Ca 2+ 的最大值为 4484 mg/L ,出现在天津南部津南地区;最小值为 6.68 mg/L ,出现在山东莘县附近。从图中可看到地下水中 Ca 2+ 的高值区( ≥ 268 mg/L )分布在天津中部、南部,与天津相邻的河北省黄骅地区以及山东沾化的沿海地区,内陆的河北威县、枣强以及河南内黄出现小范围 Ca 2+ 高值区。此外,环渤海地区地下水中 Ca 2+ 含量普遍较内陆地区高,这是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使海水中的 Ca 2+ 进入地下水中。山前平原区地下水 Ca 2+ 含量较沿海平原低。地下水钙的低值区( ≤ 36.8 mg/L )主要分布于河北饶阳、肃宁一带以及山东莘县周边。华北平原地下水钙含量多在 61.5 ~ 132 mg/L 之间,占到所用的水质数据 50% ,且分布较为均匀。

含水介质、上覆土层性质、地下水径流条件、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及地下水的矿化度都是地下水中 Ca 2+ 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在山前冲积平原(如北京西部、安阳、新乡北部等),由于岩层透水性好,地形起伏较大,地下水直接接受降雨补给 , 径流条件良好,这时地下水中的 Ca 2+ 相对较高,在中部平原区潜水径流缓慢,蒸发作用强烈,这时地下水中的 Ca 2+ 相对较低。此外,不同岩类分布区的地下水 Ca 2+ 含量是有很大差异 , 一般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分布区的地下水 Ca 2+ 含量高,而非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岩浆岩分布区的地下水 Ca 2+ 含量低。在平原区 , 地下水的 Ca 2+ 含量 , 主要与含水介质、上覆土层性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不同 TDS 水的弥散和混合作用密切相关。在河北辛集 - 深州一带,由于地下水 TDS 含量高,水中的 Ca 2+ 一般以难溶盐的形式沉淀,所以该区域地下水 Ca 2+ 相对较低。在东部沿海一带,高 Ca 2+ 含量主要是高 TDS 海水的弥散和混合作用造成的。

镶图反映了华北平原 80 年代潜水中 Ca 2+ 的分布情况,山前平原潜水 Ca 2+ 含量多分布在 40.1~88.9 mg/L ,而主要的高值区多分布在河北衡水、沧州至天津沿线周边地区,走向为西南至东北,含量普遍大于 132 mg/L 。总体的规律是,山前平原较沿海地区低。

对比华北平原地下水 Ca 2+ 含量的现状与历史图可以看出, Ca 2+ 总体的分布规律没有改变,沿海高于山区。经过几十年的演化,河北平原潜水 Ca 2+ 含量普遍降低,这种降低可能与中 - 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速潜水的循环交替有关;而在东部沿海,可能由于海水入侵等因素,地下水 Ca 2+ 含量大幅度升高。

 

 华北平原潜水钙离子(Ca2+)含量分布图.rar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