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启动了为期4天的科技周活动。此次活动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需求目标为导向”,主要包括青年科技论坛、科技成果交流与展示、专家讲座、外事成果交流等内容,旨在更加深入地贯彻国家、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不断提升院科技创新能力,营造以需求目标为导向的良好氛围。
院长马军在深入分析了当前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后指出,必须将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应急事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摆到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大局中、摆到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定位中,统筹谋划,找准位置,锁定目标,选好路径,以科技进步的创新成果带动地质环境监测事业新发展,将更多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好地满足国家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地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调查工作。
如何提升环境监测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服务水平,马军强调:一要以需求、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提升项目成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科技创新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三要以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专业为突破口,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四要以信息挖掘和成果凝练为抓手,提升支撑服务水平。马军指出,需求、问题和目标导向是业务工作的根本核心,项目和业务成果是否有用、是否有创新、是否有突破,就取决于这些成果是否解决了需求问题。
科技周活动中,20名青年技术人员分别就地裂缝勘察、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采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滑坡软弱夹层演化特征研究等进行了报告。13位项目负责人就全国地质灾害、全国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及服务,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等进行汇报。26人还分别就项目外事成果、档案资料管理进行了汇报交流。
科技周还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