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服务 >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
华北平原土壤养分元素综合评价指标包括: N 、 P 、 K 、 Corg 、 S 、 Ca 、 B 、 Mo 。评价方法上,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制定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为各养分元素的上、下限值,采用戒上型隶属模型,评价指标选取 N 、 P 、 K 和有机质及微量元素。
华北平原土壤养分元素比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包括天津蓟县、宝坻、定兴、保定周边,在石家庄 - 宁晋 - 邢台 - 邯郸 - 安阳一线呈带状分布,天津市周边也呈高值分布,河南新乡以北地区,山东乐陵周边的土壤养分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
土壤养分元素比较贫瘠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渤海湾沿岸,和河南省内黄河以北部分地区。
对土壤养分元素综合评价的目的是结合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水平,掌握不同土壤的增产潜力,为合理施肥、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和经济肥力。自然肥力包括土壤所共有的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肥力和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潜在肥力。人工肥力是指通过种植绿肥和施肥等措施所创造的肥力,其中也包括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经济肥力是通过人工劳动中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措施的调节,使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所利用的是经济肥力。
培育肥沃土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土壤肥力监测信息网,长期监测记录土壤肥力变化动向,根据土壤肥力变化规律,肥力水平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管理等培肥措施和种植相适宜的植物种类,调控植物持续增产;深耕与适度免耕结合;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合理施用适量的化学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