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华北平原土壤环境氧化硅(SiO2)地球化学图

发布时间:2015-07-13

 

硅( Silicon, Si ),原子序数和电子数均为 14 ,原子量 28.085 ,电负性 1.8( 4 ) 。地壳中丰度仅次于氧,为 290 000mg/kg(29 % ) ,为第二位。

自然界中主要含硅矿物有 70 多种。土壤硅含量为 33 %,我国土壤硅含量为 30.3% ,中国东部平原土壤硅含量为 30.8% 。

从地面以下 16 千米内,几乎 65 %为二氧化硅的矿石。按照风化作用过程,将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矿物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 )易于溶解的硅酸盐(如橄榄石、辉石和角闪石等),土壤中将首先被分解。( 2 )不易分解而易转变为粘土矿物的硅酸盐(如长石和云母),其抗风化能力以钾长石比斜长石强,钠长石比富钙长石的变种强。( 3 )轻度溶解的矿物(如石英),这类矿物在所有其它矿物分解或转变为粘土以后,由于溶解度很低,分解极其缓慢,仍可保留在土壤剖面中。

土壤硅大都是植物不能利用的矿物结构中的硅,只有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硅酸才能为植物所吸收。各种自然水体几乎都是可溶性 SiO 2 不饱和水。河水中 SiO 2 的含量从 2μg/g 到超过 80μg/g 。土壤水中可溶性 SiO 2 含量比河水大的多,但雨水的稀释作用及蒸发作用对土壤水 SiO 2 含量影响很大。地下水中 SiO 2 的含量变化很大,基本上是含水层岩石性质的函数。

硅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必需元素。硅在藻类植物中大量富集,禾本科植物也能富集一定量的硅。 SiO 2 可预防水稻倒伏,增加产量,在农业中常作为硅肥使用。硅对动物也是必需的,禽类的羽毛生长,骨骼发育都少不了硅,对缺硅动物在其饲料中投放偏硅酸钠可促进动物发育生长。

硅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是一种必需的结构元素,它参与多种生命物质的合成。成年人体含硅为 18g ,硅主要集中于骨、皮肤等组织中。成人每天硅的摄入量为 30mg 。环境中硅含量的高低与人类健康有一定关系,在高硅地区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等的发病率都较高,在低硅区冠心病发病率就较低。

   研究区表层土壤二氧化硅平均含量为 60.85% ,高于全国平均含量,受地质构造影响,整体呈北东 - 南西向带状分布,南北高、中间低。高值环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河北省唐山市及以东地区、北京市东部地区,达 68.37% 以上。研究区黄河以北,自东北到西南一条带上呈零散片状分布硅的较高值环境区,其中河南省新乡以东和焦作东南部呈高值区。燕山、太行山前,由于山前物质堆积作用,呈带状较高值区。最低环境区为天津海河尾闾区,为 53.01% 以下。深层土壤二氧化硅分布特征与表层土壤基本一致。

 

华北平原土壤环境氧化硅(SiO2)地球化学图.rar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