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砥砺奋进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工作成就”宣传,新华网江苏频道正在组织开展“江苏各业奋发作为喜迎十九大系列报道”。按照报道计划,结合近期江苏高温天气实际,选择全省具备典型性的十九个行业基层单位,全方位报道高温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通过讲述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圆梦故事,从普通群众视角讲述对十九大召开的期盼、期许,展示江苏各行各业奋发作为,快马加鞭忙转型、促发展,保平安、促民生的优异成绩。
按照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新闻线索,江苏地调院被选为十九个行业基层单位之一。7月18-19日,在主编戚轩瑜的带领下,报道团队一行4人,赴该院在连云港灌云县的野外地质工作现场,进行“高温下的坚守”专题采访报道。此次采访,两点颇具新意:一是除相机、摄像机等传统设备外,采访团队还携带了无人机进行低空作业现场拍摄;二是除问答、拍摄等传统方式外,采访团队还准备了“我的中国梦”、“我为祖国读首诗”等互动环节。
18日下午三时许,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室外温度达40摄氏度以上,在灌云县大伊山的江苏地调院物探施工组工作现场,采访团队详细了解、记录了我院职工坚守岗位、接受“烤” 验,用汗水诠释责任的实际行动。
19日凌晨四点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尚未完全隐退,带着前一天晚上准备的简单早点,采访团队跟随着江苏地调院平原区地质调查项目组来到野外填图工作现场,顷刻间,田间的露水打湿了鞋袜、后背的汗水浸透了衣衫。八点多,在城里人急急忙忙赶往办公室上班的时候,项目组人员已经辛苦地工作了三、四个小时。
两天的地质野外一线采访,仅仅是江苏地调院地质工作中一种野外现场点、一个短暂时间段、一类性质工作的展示。通过实际感受、实地了解、亲身体验,采访团队用镜头定格了江苏地调院职工坚守在高温下的身影,并由衷地钦佩他们这种爱岗、敬业、担当、奉献的精神,一定会积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把江苏地调院地质工作者的这种“正能量”广泛传播出去。
戚轩瑜表示,虽然采访尚不够深入和全面,但通过听介绍和看现场,已经能够以点带面,真切感知地质工作者的精神面貌,江苏地调院就是“争创两聚一高先锋行动队”,也是江苏各业奋发作为、喜迎十九大的普通劳动者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