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对当前地质灾害风险形势综合研判,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安排,汛期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于11月1日结束。自今年2月24日正式启动以来,历时251天,圆满完成汛期地质灾害风险防御技术支撑工作。据统计,期间共制作国家级未来24小时预警产品252期,其中红色预警2期,橙色预警29期,黄色预警136期,无预报区85期。以及国家级未来72小时预测产品254期,未来7日预测产品36期。特别是,在京津冀强降雨和“泰利”“杜苏芮”“卡努”“苏拉”“海葵”等台风、华西秋雨等局地长降雨期间,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家团队强化值班值守,会同气象部门和地方专家加大会商研判频次,多渠道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御技术支撑。
下一步,专家团队将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年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总结,有序组织京津冀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预警校验等工作。